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简介
  (专业代码080802)
   
  业务培养目标
 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,较好人文科学知识,较强的计算机、外语、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,具备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能力强、素质高,富有创新精神,能在水利、能源、交通、城市建设、农林、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、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、规划设计、预测、预报、管理、技术、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   
  业务培养要求
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、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、水资源规划、水环境保护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、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、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必要的规划、设计、管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训练,具有分析解决水文、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。
  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:
  1.掌握数学、物理、水力学、气象与气候学及自然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、基础知识;
  2.掌握水文预报方案、水文分析与计算、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、水资源评价、规划与管理及水环境监测预报的设计方法;
  3.具有从事工程规划、勘测、设计和管理的基本能力;
  4.熟悉国家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  5.了解水文学、水资源学及水环境的发展动态;
  6.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。
  学制与学位
  学制: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,学习期限为3—6年。
  学位:按要求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   
 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
  主干学科: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、环境科学与技术。
  主要课程:水力学、水分析化学、地理信息系统、水文地质学、地下水动力学、水利工程经济、随机水文学、流域水文模型、水文统计学、水文信息技术、水文学原理、水文预报、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、水资源系统分析、水资源规划与管理、城市水务管理。
   
  学时、学分总体安排
  1.课程学时、学分
  ①课程总学时为2736学时、152学分。
  ②必修课学时数为2268学时、126学分,占总学时、学分的 82.9 %。
  ③选修课468学时、26学分,占总学时数、学分的 17.1%。
  2.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
  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35.5学分。
   
  毕业标准与要求
  1.达到德育培养目标
  2.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,总学分不少于187.5学分。
  3.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