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7日上午,随着毕业生离校,2014年毕业生工作圆满完成。在毕业季,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,这其中包括默默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公寓管理人员。
公寓管理中心主任李发锋说,公寓管理人员与学生接触时间长,关系密切。我们努力提供最优的服务,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、愉快离校、安全离校。
15号楼作为本部最大公寓楼,共有毕业生637人。毕业生离校前各种应酬、聚会多,经常早出晚归。15号公寓楼楼长王金胜根据学校统一安排,对毕业生出入公寓进行特殊管理。非同一公寓的同学来找本公寓同学交流感情,要严格做好记录;毕业生外出应聘早出晚归,管理人员要及时开门。有的毕业生外出应聘,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到公寓,王老师每次都热心给同学开门,并叮嘱他们注意身体,早点休息。
周到细致的服务体现在一点一滴中。15号公寓一位毕业生告诉记者,“王哥平时待人和蔼、热情。前几天他在楼上巡查,看到我们六楼厕所灯泡坏了,立马跑下楼搬梯子上来,换上新灯泡,我看了很感动。”王金胜说:“有了学生才有了大学,有了大学才有了我现在的岗位,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份工作。”
9号女生公寓有852名学生,毕业生达到654人。9号公寓楼长张敏向记者介绍,“毕业生离校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为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,值班人员加强对毕业生宿舍的卫生清洁指导。学院老师对宿舍卫生、安全检查由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三次,值班人员对宿舍、走廊的卫生实行一天一检查制。”
张敏告诉记者:“平时公寓都是禁止男性进入的,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,有些女孩子往楼下搬行李很困难,我们就会允许男士进楼帮忙搬运行李。为保证同学们的财产安全,每天都会查看监控、录像。有了同学们的配合,我们的工作很到位。”
外语学院2014届毕业生陈怀民感激地对记者说,“张阿姨每次来宿舍查卫生,态度都特别和蔼,所以我们每次都特愿意打扫好卫生。平时外出实习早出晚归,阿姨很体谅我们,为我们开门,还提醒我们注意健康。”
王进是1号兼3号公寓楼长,毕业生离校期间,他对宿舍楼实行“天天查”。一方面,重点检查公寓内的酒瓶、废品等,杜绝安全隐患;另一方面,督促毕业生按规定时间离校。学校要求27号前离校,但有的毕业生购买了28号的车票,“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就会把这些同学集中起来,给他们统一分配宿舍,保证学生有地方住。”
李凤作为7号兼10号公寓的楼长,针对毕业生离校做了细致安排:除值班员、巡查员值好班外,还要尽量满足毕业生需求,尤其要重视毕业生的安全。毕业生离校前聚会多,难免会喝多了酒,还有些同学说话不注意,在岗值班员要理解同学们,给予学生帮助和安慰。
采访期间,记者偶然看到7号公寓的毕业生杨文迪兴高采烈地给楼下值班阿姨送来西瓜。“老师,快来吃西瓜。我在这儿一呆就是四年,谢谢老师四年以来对我的照顾。”
11号公寓值班员范仲芳在毕业生离校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“相逢就是缘,与学生培养好感情,学生才会听你的去遵守规范。”
范仲芳认为,现在毕业生答题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考上研究生、找到工作的;另一种是没考上研究生、没找到工作的。找到工作的同学心情当然好,但是没找到工作的同学心情就会很低落。毕业生朱文波在烟台考研失利,毕业了也没找到工作。范仲芳知道后,一面安慰朱文波,给他信心;另一方面,他联系在临沂建设局工作的1996年农大的毕业生侯月振,介绍朱文波到临沂参加工作。离校前,朱文波哭着打电话给范仲芳,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。
考研期间,许多考研生晚上需要复习,范仲芳就将值班室腾出来供学生学习,有时需要学习的学生太多,范仲芳就建议学生搬来桌椅,在大厅学习。
据了解,在毕业生离校期间,学校公寓管理值班人员全天值班,他们真心去对待学生,让学生倍感温暖,在离校前把学校的温暖永记心间。